1.1毛坯生产类型
确定毛坯类型为3000件/年,由表(2-5.6)划分生产类型的参考数据确定为中批,工作制度8小时/班制。
1.2毛坯铸造形式
将融化了的金属浇注到旋转着的模型中,由于离心力的作用,金属液粘贴于模型的内壁上,凝结后所得铸件外形与模型内壁的形状相同,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毋需浇注口,故能显著地减少金属的消耗。由于免除了砂型和制模的设备,以及减少了铸工车间的面积,生产成本就有了降低;而所得逐渐则具有紧密与微细的颗粒结构及较好的机械性能。
1.3毛坯精度尺寸
由表(2-5-1)得灰铸铁刀具切入金属层的厚度应大于表面层厚度,即大于1mm,小于4mm。
由JK67-62,确定灰铸铁铸件精度等级为2级(指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,或者大批、中批生产的铸件。
1.4确定毛坯铸件的重量
通过计算,最后确定毛坯的重量为4.079Kg,由表(2-5-2)确定重量偏差为7。
1.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
由表(2-5-5)确定2级铸铁件的机械加工余量:顶面加工余量为4.0mm,底面及侧面加工余量为3.0mm。
1.6确定铸铁件的尺寸偏差
由(标-5-6)查得2级铸铁件尺寸偏差为±0.8mm。
1.7零件的作用
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开合螺母。开合螺母是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。车削螺纹时,将开合螺母合上,丝杠通过开合螺母传动溜板箱和刀架;否则就将开合螺母脱开。车削螺母时,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,通过轴带动曲线槽盘转动,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形状,通过圆柱销带动上半螺母在溜板箱体后面的燕尾形导轨内上下移动,使其相互靠拢,将开合螺母和丝杠啮合。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,则两半螺母相互分离,开合螺母和丝杠脱开。槽盘的曲线槽是一段圆弧,此圆弧在接近槽盘中心部分的倾斜角比较小,目的是使开合螺母闭合能自锁,不会因为螺母上的径向力而自动脱开。
2.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
零件材料为HT15-33灰铸铁,考虑到灰铸铁的抗缺口敏感性,减震性和耐优良等特点,因此应该选用铸件,以便使开合螺母在使用中耐磨性良好,保证零件工作可靠.由于零件年产量为3000件,已达到成批生产的水平,而且离心铸造,免除了砂模和制模的设备,以及减少了铸工车间的面积,生产成本就有了降低,这样得来的铸件具有紧密与微细的颗粒结构及较好的机械性能。因此采用离心铸造,这从提高生产率、保证加工精度来考虑也是应该的。
2.2基面的选择
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。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,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、生产率得到提高。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,更有甚者,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,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。
粗基准的选择:对象开合螺母这样的零件来说,选择好粗基准是至关重要的。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,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,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;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,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。我现在选取燕尾为粗基准,利用左、右两个定位块和一个削边销对其进行限制,以消除六个不定度,达到过定位。对于精基准而言,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。
2.3制定工艺路线
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,是应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、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妥善的保证。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,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,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。除此之外,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,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。
工艺路线方案一:
工序Ⅰ.铸造。
Ⅱ.清砂。
Ⅲ.热处理。
Ⅳ.清砂。
Ⅴ.涂漆。
Ⅵ.划线。
Ⅶ.铣燕尾及空刀槽。
Ⅷ.磨燕尾及空刀槽。
Ⅸ.粗镗、精镗、粗铰、精铰Φ52H7孔并倒角1.5 x 45。
Ⅹ.钻、扩钻、粗铰、精铰2 x Φ12孔。
Ⅺ.粗车、半精车、精车一端面。
Ⅻ.粗车、半精车、精车另一端面。
ⅩⅢ.切断。
ⅩⅣ.去毛刺。
ⅩⅤ.清洗。
ⅩⅥ.检验。
ⅩⅦ.入库。
路线方案二:
工序Ⅰ.铸造。
Ⅱ.清砂。
Ⅲ.热处理。
Ⅳ.清砂。
Ⅴ.涂漆。
Ⅵ.划线。
Ⅶ.粗车、半精车、精车一端面。
Ⅷ.粗镗、精镗、粗铰、精铰Φ52H7孔并倒角1.5 x 45。
Ⅸ.粗车、半精车、精车另一端面。
Ⅹ.铣燕尾及空刀槽。
Ⅺ.磨燕尾及空刀槽。
Ⅻ.钻、扩钻、粗铰、精铰2 x Φ12孔。
ⅩⅢ.切断。
ⅩⅣ.去毛刺。
ⅩⅤ.清洗。
ⅩⅥ.检验。
ⅩⅦ.入库。
2.4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:
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:方案一是先加工燕尾及空刀槽,然后以此为基准加工孔Φ52H7;而方案二是先加工两端面,再加工Φ52H7孔。两者相比较,可以看出,先加工燕尾及空刀槽,然后以此为基准加工孔Φ52H7,这时的位置精度较易保证,并且定位及装夹等比较方便。
2.5机械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
“开合螺母”零件材料为HT15-33灰铸铁。毛坯重量为4公斤,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,采用离心铸造毛坯,2级精度。
根据上述原始材料及加工工艺,分别对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如下:
1. Φ52H7孔
精铰至Φ52H7,表面粗糙度为Ra1.6um,工序余量为2z=0.08;
粗铰至51.92mm 2z=0.42;
精镗至51.5mm 2z=1.5;
粗镗第二次至50mm 2z=3;
粗镗至47m 2z=7;
1. 2 × Φ12孔
铰至Φ12mm 2z=0.15;
扩钻至Φ11.85mm 2z=0.85;
钻至Φ11 2z=11;
2.一端面
精车至97 2z=0.8;
半精车至97.8 2z=1.2;
粗车至99 2z=6;
3.另一端面
精车至95 2z=0.5;
展开...
作品编号:
10641
文件大小:
1.54MB
下载积分:
500
文件统计:
doc文件5个,dwg文件7个
文件列表
正在加载...请等待或刷新页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