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确定乘用车设计的技术参数及发动机的选择
1.1乘用车的布置形式
乘用车的布置形式主要有:发动机前置前驱驱动、发动机前置后驱驱动、发动机后置后驱驱动三种。
发动机前置前驱驱动这种布置方式在发动机排量为2.5L一下的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,其优点是:与后轮驱动的乘用车比较,前轮驱动的乘用车前桥轴荷大,有明显的不足转向特性,前轮驱动越过障碍的能力高;主减速器与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内,结构紧凑,且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之间不需要设置传动轴;当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,汽车的轴距缩短而提高了汽车的机动性。但是发动机前置前驱的布置形式,在前轮驱动并转向时要采用等速万向节,其结构和制造工艺较为复杂,前桥负荷重致使轮胎寿命短;汽车的爬坡能力降低。
发动机前置后驱优点:轴荷分配合理,因而有利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,不需采用等速万向节,制造成本较低。缺点是:汽车的总成、轴距较长、整车整备质量增大,影响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;车身地板上有凸起的通道,影响乘坐舒适性。
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优点:动力总成布置成一体而使结构紧凑;发动机后置,汽车前部高度降低也就提高了驾驶员的视野;整车整备质量小。不足:后桥负荷重,使汽车具有过多的转向倾向,操纵性变坏;前轮附着力小在高速行驶时转向不稳定;驾驶员发现发动机故障难,不能及时检查。
综上所述,此次设计所选取的布置形式是发动机前置前驱的布置方式。
1.2设计主要参数的选择
1.2.1轴距L
轴距L对整备质量、汽车总长、汽车最小转弯直径、传动轴长度、纵向通过半径等有影响。当轴距短时,上溯各指标均减小,还对轴荷分配、传动轴夹角有影响;过短时使汽车制动性或操纵稳定变坏,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。对于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轴距选取长一些。
表1-1各类汽车的轴距和轮距
展开...
作品编号:401526
文件大小:5.87MB
下载积分:900
文件统计:doc文件1个,dwg文件15个,exb文件15个,xls文件1个
文件列表
正在加载...请等待或刷新页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