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摘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机械制造概况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
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3
第1章后托架的零件分析4
1.1后托架的作用和结构4
1.2后托架的工艺分析5
第2章后托架的工艺规程设计5
2.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5
2.2基面的选择6
2.3制定工艺路线6
2.3.1工艺路线方案6
2.4机械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
2.5确定切2.6削用量及基本工时7
第3章夹具设计22
3.1夹具设计过程中的问题22
3.2夹具设计22
3.2.1定位基准的选择22
3.2.2定位元件的选择23
3.2.3定位误差计算23
3.2.4夹紧力的计算23
3.2.5夹紧元件强度校核25
3.3夹具说明26
结论26
致谢26
参考文献27
粗加工时,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,毛坯余量较大,因此,选择粗加工切削用量时,要尽量保证较高的单位时间金属切除量(金属切除率)和必要的刀具耐用三要素(切削速度V、进给量F和切削深度)中,提高任何一项,都能提高金属切削率。但是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,其次是进给量,切削深度影响最校所以,粗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:首先考虑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,其次选择一个较大的进给量F,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。
精加工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比较高,加工余量要求小而均匀。因此,选取精加工切削用量时应着重考虑,如何保证加工质量,并在此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。所以,在精加工时,应选用较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F,并在保证合理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,选取尽可能高的切削速度V,以保证加工质量和表面质量。
2.3制定工艺路线
2.3.1工艺路线方案
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,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、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。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,可以考虑尽量采用专用夹具,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。除此以外,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,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。
初步制定工艺路线如下:
工序Ⅰ铸造
工序Ⅱ时效处理
工序Ⅲ粗铣底面
工序Ⅳ钻、扩、铰40mm、 30.2mm、 25.5mm孔
工序Ⅴ检验
工序Ⅵ精铣底面
工序Ⅶ锪平R22mm平面
工序Ⅷ钻20mm、 13mm孔
工序Ⅸ钻10mm锥孔
工序Ⅹ钻、铰2- 20mm、2- 13mm孔
工序Ⅺ钻、铰13mm孔、2- 10mm锥孔
工序Ⅻ钻6mm孔
工序ⅩⅢ钻M6mm底孔并倒角
工序ⅩⅣ攻螺纹M6mm
工序ⅩⅤ最终检验
2.4机械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
后托架零件材料为HT200。硬度HB190~210,中批量生产,采用铸造毛坯。
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,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:(下面所用计算尺寸、公式及表见参考文献“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实用手册”)
1.铣底面
(1)粗铣底面余量
考虑粗糙度和缺陷层深度确定粗铣底面余量为2.5mm
(2)精铣底面余量
精铣底面余量为0.8mm
2.孔
孔的余量在计算基本工时时查手册确定
展开...
作品编号:
5124
文件大小:
2.02MB
下载积分:
200
文件统计:
doc文件1个,dwg文件10个
文件列表
正在加载...请等待或刷新页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