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道爬行机器人的设计
1.绪论 在管内机器人的应用中,管内检测的应用比例主要集中在管道投入运行前施 工质量的检测,而能对长期连续运行的管道实施检测的还比较少,特别是海底输油管道内壁缺陷准确定位检测。由于管径小、内部状态复杂、距离长、布设环境恶劣及维修成本高等原因,目前海底管道的准确定位检测还是空白。常规的有缆遥控型管内机器人检测系统,拖缆摩擦力是不可忽视的负载[1],在弯管和长距离行 走时,会出现因牵引力不足而阻碍机器人行走的现象,因此不满足长距离检测的要求。与以视频检查为主的管道检测机器人集成式结构相比,功能相对独立的分散配置式结构,由多节模块化单元串联构成,可实现多参数检测[2,3],也是海底管道检测可行的解决方案。因此,针对胜利油田海底输油管道内壁检测的具体指标要求,研制了一种新型管内模块化机器人检测系统模拟样机。 胜利油田海底石油管道位于水下20m,埋深约1.5~2m,长度大于20km,管道内径φ195mm,最大管道变形为管径的±2.5%,管内介质温度5~80 C。为了评价管道的运行状况:第一步,利用油压差驱动设备进行在役检测,初步确定海底管线走向图及超标缺陷的大地坐标定位;第二步,利用机器人检测系统进行实时检测,以获得缺陷的精确定位,为管道的检修与维护提供依据。本项目属于第二步研究内容。检测系统共8节,总长不超过3.6m,总重小于284kg。其中,机器人应达到的技术指标为:(1)正常行走速度为lkm/h,检测行走速度为0.5km/h;(2)驱动轮自适应管道变形;(3)长度控制在450mm以内,且能过最小曲率半径R900mm的圆型弯管;(4)本体重量小于50kg;(5)控制电源24V/1A;(6)电机驱动电源 48V/15A。 该项目技术难度比较大,目前属国内空白。我们结合多年研制管内机器人的成功经验,研制了一种新的轮式机器人行走机构,与目前其他管内轮式机器人相比,具有几项创新特点:(1)六独立轮驱动方式,可以单独驱动,有利于转向时内外轮的转速调整;(2)电机及减速器内置的驱动臂结构,周向600等间距分布,且首尾交替布置,节约空间,结构紧凑;(3)驱动轮直接安装于驱动臂的端部,传动级数少,效率高;(4)主动可调式的柔性力封闭机构,使驱动轮与管壁的压力可以调整;(5)截面牵引力大。因此,其适合做小直径管道的理想牵引装置。 下面详细介绍此机器人的设计过程。 2.机器人检测系统总体结构 集成化的检测系统虽然结构紧凑,便于控制,但结构复杂,可靠性低,携带负载能力差。因此,采用多节模块式结构是检测系统的基本特征。每节模块结构简化,功能独立,彼此用万向节连接,单节长度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,有利于通过弯管,如图2.1所示。该系统由:(1)牵引机器人;(2)机器人控制箱;(3)电池仓;(4)漏磁检测单元;(5)数据采集与智能控制单元;(6)实时定位单元等六部分组成。本文主要介绍牵引机器人的研制情况。
展开...
作品编号: 397531
文件大小: 3.17MB
下载积分: 1200
文件统计: doc文件1个,dwg文件6个,pdf文件1个
正在加载...请等待或刷新页面...

热门搜索

相关推荐

© 机械5 访问电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