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/说明书目录
前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3
一、模具工艺规程的编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
二、注塑模的结构设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
三、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.11
四、模具加热与冷却系统的计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
五结构与辅助零部件的设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
六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
七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15
八模具的装配与调试…………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15
九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和非标零件图……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18
十注塑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19
十一致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22
十二参考文献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23
8塑料模的装配、试模与维修
1模具装配
模具设有斜滑块机构,先安装斜导柱,作为模具的装配基准,装配顺序如下;
(1)装配前按图检验主要工作零件及其零件的尺寸。
(2)将导柱8压入定模固定板10中,保证两导柱的对称度。
(3)装配型芯,将型芯固定在定模座板9上,保证垂直度。将座板9固定在固定板10上。
(4)将凹模压入动模固定板23中,保证垂直度。
(5)将侧滑块7装在固定板的导滑槽上。
(6)以凹模为基准,斜导柱起导向定位作用,将侧滑块装配在斜导柱上,使分型面密合。
(7)以凹模为基准将动模基准板26固定在动模故定板上。
(8)装配其他辅助零件。
(9)装配完成,试模。
2试模
(1)试模前,先对设备的油路,水路以及电路进行检查;
(2)选取的原料必须合格,根据选用的工艺参数将料筒和喷嘴加热;
(3)开始试模时,应该先选择选定的压力,温度和注塑时间的条件下成型,制品不符合要求然后按压力,注塑时间,温度,这样的先后顺序变动,注意一次只改变一个参数;
(4)在试模过程中作出详细的记录,并将结果填入试模记录卡,注明模具是否合格,如果需要返修,提出返修意见;
(5)通过不断的试模和返修,生产出合格的制件后,将模具清理干净,涂上防锈油,入库。
3试模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改善措施
试模中所获得的样件是对模具整体质量的一个全面反映。以检验样件来修正和验收模具,是塑料模具这种特殊产品的特殊性。首先,在初次试模中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根本得不到完整的样件。常因塑件被粘附于模腔内,或型芯上,甚至因流道粘着制品被损坏。这是试模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。
3.1粘着模腔
制品粘着在模腔上,是指塑件在模具开启后,与设计意图相反,离开型芯一侧,滞留于模腔内,致使脱模机构失效,制品无法取出的一种反常现象。其主要原因是:
(1)注射压力过高,或者注射保压压力过高。
(2)注射保压和注射高压时间过长,造成过量充模。
(3)冷却时间过短,物料未能固化。
(4)模芯温度高于模腔温度,造成反向收缩。
(5)型腔内壁残留凹槽,或分型面边缘受过损伤性冲击,增加了脱模阻力。
3.2粘着模芯
(1)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过高或时间过长而造成过量充模。
(2)冷却时间过长,制件在模芯上收缩量过大。
(3)模腔温度过高,使制件在设定温度内不能充分固化。
(4)机筒与喷嘴温度过高,不利于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固化。
(5)可能存在不利于脱模方向的凹槽或抛光痕迹需要改进。
1.10.3.3粘着主流道
(1)闭模时间太短,使主流道物料来不及充分收缩。
(2)料道径向尺寸相对制品壁厚过大,冷却时间内无法完成料道物
料的固化。
(3)主流道衬套区域温度过高,无冷却控制,不允许物料充分收缩。
(4)主流道衬套内孔尺寸不当,未达到比喷嘴孔大0.5~1 。
(5)主流道拉料杆不能正常工作。
一旦发生上述情况,首先要设法将制品取出模腔(芯),不惜破坏制件,保护模具成型部位不受损伤。仔细查找不合理粘模发生的原因,一方面要对注射工艺进行合理调整;另一方面要对模具成型部位进行现场修正,直到认为达到要求,方可进行二次注射。
3.4成型缺陷
当注射成型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制件时,制件本身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,这种缺陷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,一般很难一目了然,要综合分析,找出其主要原因来着手修正,逐个排出,逐步改进,方可得到理想的样件。下面就对度模中常见的成型制品主要缺陷及其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。
(1)注射填充不足
所谓填充不足是指在足够大的压力、足够多的料量条件下注射不满型腔而得不到完整的制件。这种现象极为常见。其主要原因有:
a.熔料流动阻力过大
这主要有下列原因:主流道或分流道尺寸不合理。流道截面形状、尺寸不利于熔料流动。尽量采用整圆形、梯形等相似的形状,避免采用半圆形、球缺形料道。熔料前锋冷凝所致。塑料流动性能不佳。制品壁厚过保
b.型腔排气不良
这是极易被忽视的现象,但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。模具加工精度超高,排气显得越为重要。尤其在模腔的转角处、深凹处等,必须合理地安排顶杆、镶块,利用缝隙充分排气,否则不仅充模困难,而且易产生烧焦现象。
c.锁模力不足
因注射时动模稍后退,制品产生飞边,壁厚加大,使制件料量增加而引起的缺料。应调大锁模力,保证正常制件料量。
(2)溢边(毛刺、飞边、批锋)
与第一项相反,物料不仅充满型腔,而且出现毛刺,尤其是在分型面处毛刺更大,甚至在型腔镶块缝隙处也有毛刺存在,其主要原因有:
a.注射过量
b.锁模力不足
c.流动性过好
d.模具局部配合不佳
e.模板翘曲变形
(3)制件尺寸不准确
初次试模时,经常出现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相差较大。这时不要轻易修改型腔,应行从注射工艺上找原因:
a.尺寸变大
注射压力过高,保压时间过长,此条件下产生了过量充模,收缩率趋向小值,使制件的实际尺寸偏大;模温较低,事实上使熔料在较低温度的情况下成型,收缩率趋于小值。这时要继续注射,提高模具温度降低注射压力,缩短保压时间,制件尺寸可得到改善。
b.尺寸变小
注射压力偏低、保压时间不足,制在冷却后收缩率偏大,使制件尺寸变小;模温过高,制件从模腔取出时,体积收缩量大,尺寸偏校此时调整工艺条件即可。通过调整工艺条件,通常只能在极小范围内使尺寸京华,可以改变制件相互配合的松紧程度,但难以改变公称尺寸。
调整措施
调整时应注意调节进料速度,增加排气孔,正确设计浇注系统。注意控制成型周期。
展开...
作品编号:
2051
文件大小:
583.22KB
下载积分:
200
文件统计:
doc文件3个,dwg文件7个
文件列表
正在加载...请等待或刷新页面...